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酶免疫分析法(EIA)研究了人血清非特异性IgG 在抗-HCV抗体检测中的干扰作用.结果显示:随着正常健康人血清标本(阴性血清)中I gG量的增加,其OD值随之增高,当标本中的IgG含量增加至一定值时即产生假阳性结果.此结果表明非特异性IgG与支持材料(酶标板)非特异性结合可造成对EIA实验结果的干扰作用.这就解释了一些学者报导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高血清免疫球蛋白血症等患者用EIA法检测抗-HCV时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
推荐文章
免疫渗滤法实验中非特异性染色封闭方法的改进
免疫渗滤法
非特异性染色封闭方法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
亲和层析介质非特异性吸附的定量表征研究
吸附
蛋白
生物分离
亲和层析介质
非特异性吸附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施氏鲟
达氟沙星
非特异性免疫
督脉灸治疗寒湿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护理 研究
督脉灸
寒湿型
腰痛
中医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特异性IgG含量对EIA法检测抗-HCV抗体的干扰现象
来源期刊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特异性IgG 抗-HCV抗体 假阳性 酶 免疫分析法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6,6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33
字数 1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510.2000.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惠春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21 24 3.0 4.0
2 李冬田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32 46 4.0 5.0
3 李秋香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17 24 3.0 4.0
4 王岂明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特异性IgG
抗-HCV抗体
假阳性
酶 免疫分析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6510
12-1355/N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8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