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云南松生长的环境,蕴藏着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也包含低温、干旱、病虫害等破坏性因素,是持续涨落波动的“能量流”.“苗木群体”对不稳定“能量流”的适应,表现为通过优胜劣汰而演变为初始林分.能够进入初始林分的“苗木群体”,可由“平均苗龄”1~10年刻划的“苗木株数递减率”来描述.各种密度的“苗木群体”都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进入初始林分,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演变过程.用随机调查的192个“苗木群体”样本进行导算,揭示出1个“苗木度”为0.3~2.0,随“平均苗龄”增长而走向初始林分的演变模型.“平均苗龄”10年时的株数变动为24 900~3 620株/hm2,也就是初始林分形成(株数-蓄积量)结构的时刻,从此林分演变过程由“内部时间(T=)”刻划的“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来描述.具有时间因素的初始林分,是“耗散结构”的起点.
推荐文章
把语文课演变为语文生活
语文
生活
学习
云南松苗木生长对水分的响应
云南松
育苗
水分响应
正交试验
云南松苗木生物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云南松
生物量
构成因素
通径分析
云南松苗木分化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云南松
苗木分化
生物量分配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松混沌的苗木群体演变为初始林分的研究
来源期刊 云南林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云南松 苗木群体 初始林分 内部时间 苗木株数递减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91.257|S723.1+3
字数 43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246.2000.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永祥 16 111 6.0 10.0
2 张裕农 17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南松
苗木群体
初始林分
内部时间
苗木株数递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林业科学
双月刊
1672-8246
53-1194/S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内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4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