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腐蚀理论和影响因素来解释了"蒸汽发生器炉管失效分析"一文中所揭示的现象,蒸汽发生器炉管减薄主要源于内表面腐蚀,炉管径向截面出现裂纹和次生裂纹,腐蚀表面有冲蚀和气蚀痕迹.介绍了蒸汽发生器炉管壁减薄机理,炉管壁在高温高压的工况下,金属与水汽接触产生汽水腐蚀,形成以氧化铁为主的腐蚀产物.炉管内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地被加热,产生大量的蒸汽泡,蒸汽泡溃灭过程中造成氧化膜甚至母体金属破坏.与此同时,应力和活性阴离子对氧化膜的破坏造成孔蚀;氧的存在加剧了腐蚀作用.气蚀作用能使脱落的固体颗粒在水汽中形成固液汽三相流冲蚀作用,使材料被除去,母体金属与介质直接接触,周而复始的连续作用使管壁减薄.通过论述,以期对炉管减薄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蒸汽发生器的使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基于金属磁记忆的热采湿蒸汽发生器炉管缺陷早期检测
金属磁记忆
湿蒸汽发生器
应力集中
脉冲流发生器减阻技术机理研究
脉冲流发生器
减阻
数值模拟
自激振荡
蒸汽发生器泄漏率监测
压水堆核电站
蒸汽发生器
泄漏率监测
温度补偿
浅谈蒸汽发生器的更换
蒸汽发生器
监测与检查
更换工艺
辐射优化
剂量控制
存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蒸汽发生器炉管壁减薄机理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机理 汽水腐蚀 电偶腐蚀 冲蚀 气蚀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面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98
字数 4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0.0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瑞典 西南石油学院机械工程系 65 294 10.0 13.0
2 魏淋生 2 28 2.0 2.0
3 李如忠 西南石油学院机械工程系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理
汽水腐蚀
电偶腐蚀
冲蚀
气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