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验测定了0~10 MPa,233~333 K (20 K间隔)范围内超临界甲烷在高表面活性炭上的吸/脱附等温线,确定了此物理吸附过程的可逆性,并从实验数据计算出吸附热为16.5 kJ/mol. 建立了描述具有最大点的吸附等温线模型,其总体偏差为±2%. 模型保持了特征吸附能恒定的性质,方程指数亦反映了吸附剂的微孔分布特征,模型参数给出了超临界甲烷的吸附相密度. 将超临界吸附极限态引入等温线模型中,经典的吸附理论亦可解释超临界吸附现象.
推荐文章
甲烷在高比表面活性炭上脱附行为的研究
甲烷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脱附
甲烷在活性炭上吸附的实验及理论分析
甲烷
活性炭
吸附模型
吸附热
甲烷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研究
吸附式天然气(ANG)
活性炭
吸附模型
吸附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临界甲烷在高表面活性炭上的吸附测量及其理论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B辑 学科 数学
关键词 甲烷吸附 活性炭 超临界吸附 线性化 吸附模型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6
页数 8页 分类号 O1
字数 5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9240.200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 天津大学氢能研究中心化学系 64 724 14.0 25.0
2 周理 天津大学氢能研究中心化学系 51 1328 20.0 36.0
3 周亚平 天津大学氢能研究中心化学系 39 1073 20.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417)
二级引证文献  (909)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3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09(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1(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3(3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4(3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7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16(111)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00)
2017(182)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162)
2018(16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54)
2019(16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57)
2020(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烷吸附
活性炭
超临界吸附
线性化
吸附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化学)
月刊
1674-7224
11-5838/O6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