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水土保持       
摘要:
在全国范围划分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三大侵蚀类型区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划分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黄土高原的强烈侵蚀中心出现在水蚀风蚀交错区,该区为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该区又为世界级大型煤田蕴藏地,将建成我国21世纪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强化水蚀风蚀交错区综合治理,对治黄及西部地区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水蚀风蚀交错区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运动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坡地土壤剖面饱和导水率空间异质性
黄土高原
水蚀风蚀交错区
地统计学
空间自相关
异质性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
7Be示踪技术
风蚀速率
农田耕作措施
空间分布特征
水蚀风蚀交错带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三种植被蒸散特征
称重式蒸渗仪
蒸散
水蚀风蚀交错区
植被
作物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 学科
关键词 水蚀风蚀交错区 综合治理 陡坡退耕 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西部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2,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S15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941.2000.1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9)
同被引文献  (471)
二级引证文献  (675)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08(2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09(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0(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1(3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2(56)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3(4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4(5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5(5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6(6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7(97)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18(99)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89)
2019(102)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89)
2020(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蚀风蚀交错区
综合治理
陡坡退耕
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
月刊
1000-0941
41-1144/TV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1号
1980-08-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7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