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甲酸生产过程中能耗较高的不足,提出了用渗析电解法进行浓缩分离的方法,并利用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在渗析电解过程中,甲酸浓度、电流强度、操作时间及膜两侧浓差等因素对于表观电流效率和浓缩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析电解法提浓甲酸在实验研究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表观电流效率,在高浓度条件下,表观电流效率可以大于100%.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浓缩比会随之增加,但表观电流效率先随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电流强度增加到一定值后,表观电流效率会随之有所下降.膜两侧的浓差的增大会使得表观电流效率下降.但如果操作时间足够长,用电渗法可以达到较高的浓缩比,且具有较高的表观电流效率.
推荐文章
电解法制备次磷酸钴
次磷酸钴
电解
电渗析
微电解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进展
微电解
焦化废水
脱氮
曝气
电解法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电解
三维电极
DSA阳极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催化铁内电解
酸性品红
印染废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渗析电解法提浓甲酸的研究
来源期刊 膜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渗析 电解 甲酸 浓缩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8.8
字数 2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924.2000.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慎林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68 1347 24.0 33.0
2 骆广生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94 1394 23.0 32.0
3 伍方勇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3 10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渗析
电解
甲酸
浓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膜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7-8924
62-1049/TB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9号
54-4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1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