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中华按蚊自然状态下的动态变化。方法:于1994年~1995年在郑州地区,对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第5、6、7、8世代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建立了8个生命表,从中可以看出:进入雨季后,死亡关键因素K值中,K5最高,K9次之。用Valey的图解分析法和Podoler的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关键因素分析。根据1995a的生命表资料绘制了当年5~8代的存活曲线。种群趋势指数I值均大于1,第5代的I值最高。结论: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死亡的第1关键因素是大暴雨引起1~2龄幼虫的死亡,第2关键因素是捕食引起的3~4龄幼虫的死亡。最高死亡率出现在1~2龄幼虫阶段。存活曲线均属于SlobodkinⅣ型。在郑州地区6、7、8月份内,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数量均是增加的,第5代增加的最高(I=34.454 8)。
推荐文章
不同地区中华按蚊种群生命表的比较
中华按蚊
生命表
特性
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种群动力学参数
中华按蚊
动力学
自然种群
郑州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生命表
中华按蚊
生命表
生殖
存活
实验种群
郑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界中华按蚊生态生命表的制定
来源期刊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命表 关键因素 中华按蚊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系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6-4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84.1
字数 1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0.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天增 商丘师范学院生物系 24 83 5.0 8.0
2 王继恒 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9 39 2.0 6.0
3 曲传智 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18 81 5.0 8.0
4 张荣光 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7 29 2.0 5.0
5 苏天运 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10 15 2.0 3.0
6 苏寿汦 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14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命表
关键因素
中华按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