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在油气藏形成之后所经历的地史过程中,构造运动使其圈闭条件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油气藏中的烃类发生再运移,从而造成油气藏的破坏-再形成,或者使其遭到彻底破坏.油气藏的变化使烃类的性质也产生变化,如生物降解作用使原油稠化,或地热作用使其发生热裂解而成气.对3种油样进行的热裂解成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地温条件、压力和时间对原油裂解成气均有明显的影响.对克拉玛依油田和孤岛油田原油中细菌成活情况的检测结果表明,细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30℃,最佳生长环境是淡水及pH为7的地层水.原油被菌解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被改造.
推荐文章
正峰油气藏概念(Ⅱ)
油气藏
圈闭
勘探
开发
老油气田
自生自储
油气源
正峰油气藏概述(Ⅰ)
油气藏
连续
全球
盆地
烃源
中国
实例
束鹿致密油气藏体积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增产措施
酸压
体积改造
致密油
水平井
鄂南地区中生界浅层油气藏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代
浅层油气藏
特征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油气藏内烃类再运移及原油性质的改造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油气藏形成 烃类 再运移 原油性质 流体势场 天然气扩散 微生物降解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运移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0.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元燕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 6 181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气藏形成
烃类
再运移
原油性质
流体势场
天然气扩散
微生物降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1959-10-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