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表明,控制无泥型软弱层带变形模量的主要因素是其粒度成分和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条件.通过现场17组变形试验结果,建立了变形模量与各主控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并最终以控制因素的变化去揭示不同类型软弱层带变形模量的变化规律,为对不同地段、不同类型无泥型软弱层带变形参数的合理及准确选取提供了可能.
推荐文章
无泥型软弱层带变形特性的动力学试验研究
无泥型软弱层带
动荷载
变形特性
层间错动带的强度参数取值探讨
错动带
黏聚力
内摩擦角
泥化软层
多元组合体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软弱层带渗透变形分析
松动岩体
软弱层带
渗透变形
管涌
下卧软弱岩带变形模量取值研究
软弱岩带
变形模量
天然围压
原位条件
解析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泥型软弱层带变形参数取值研究
来源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软弱层带 变形模量 粒度成分 地应力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1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223.1
字数 34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4548.2000.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卸文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20 1316 19.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45)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弱层带
变形模量
粒度成分
地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
1000-4548
32-1124/TU
大16开
南京市虎踞关34号
28-6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7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9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