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IgG、C3在莱姆病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病变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应用微波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9例莱姆病和临床疑诊为莱姆病患者的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病变组织,观察病变组织中IgG和C3的表达并与正常人皮肤组织对照.结果研究发现IgG和C3阳性表达的强度以及分布范围在病变组织角质层和颗粒层较显著.4例莱姆病患者血清学检查、病变组织硝酸银染色、IgG、C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均呈阳性.结论 IgG、C3在莱姆病皮肤慢性游走性红班病变中的表达与慢性游走性红班的形成相关.
推荐文章
湘南莽山林区莱姆病心肌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莱姆病
心肌损伤
流行病学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3、C4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
补体C4
疾病活动度
莱姆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诊断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gG、C3在莱姆病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病变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IgG C3 莱姆病 慢性游走性红班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8.62
字数 32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00.01.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国萍 38 22 3.0 3.0
2 潘惠娟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 11 51 4.0 7.0
3 李全民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 7 10 2.0 3.0
4 吴霞 19 118 7.0 10.0
5 王美娥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 16 39 3.0 5.0
6 安京媛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 5 10 2.0 3.0
7 艾承绪 1 3 1.0 1.0
8 霍云燕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IgG
C3
莱姆病
慢性游走性红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7-8096
11-38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82-8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