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药材       
摘要:
本文观察了丹芍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肝肾阴虚挟湿热证型患者的治疗怍用及其机理,结果发现丹芍汤组(丹芍汤+西药)及西药组可改善该证型患者临床症状(P<0.001),但前者更明显(P<0.001),丹芍组还可减少患者尿畸形红细胞的排出(P<0.001),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但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作用与西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丹芍汤组及西药组皆可减少患者血清IL-6值,但丹芍汤组更明显(P<0.01),两治疗组对非炎症因子IL-10无影响(P>0.05).IL-6与尿畸形红细胞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r=0.475,P=0.006).
推荐文章
益肾降脂胶囊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肾病综合征
益肾降脂胶囊
血脂
血清白介素6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防己黄芪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L-6的影响
肾病综合征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张仲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芍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挟湿热证型患者血清IL-6、IL-10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关键词 丹芍汤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肝肾阴虚挟湿热 炎症因子 非炎症因子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用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454.2000.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俊彪 18 334 10.0 18.0
2 伍新林 11 204 8.0 11.0
3 周莺 12 187 7.0 12.0
4 李永伟 4 91 4.0 4.0
5 詹林达 3 6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30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09(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0(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1(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2(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丹芍汤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肝肾阴虚挟湿热
炎症因子
非炎症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