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25MeV/u 40Ar+115In反应前中角区出射碎片的能谱、角分布和Z电荷分布出发,讨论了碎片发射机制随出射角和核电荷数Z的渐进变化;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MQMD)模型研究了碎片角分布及Z电荷分布,理论计算和实验值整体上符合较好,但在前角区MQMD模型低估了碎片的产额,在中角区对于Z接近弹核的碎片,理论计算比实验值偏高;碎片产物的角分布及Z电荷分布还与统计模型GEMINI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前角区平衡蒸发的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中角区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但仍然是较小的比例.随着碎片核电荷数Z的减小,平衡核的蒸发成分逐渐减少,非平衡的中速成分逐渐占主导地位.
推荐文章
35 MeV/u 40Ar+197Au中的熵产生
约化d产额
核温度
统计发射
EMPIRE计算30MeV以下238U中子核反应数据
EMPIRE
中子
截面
238U
核数据
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研究进展
40Ar-39Ar法
同位素定年
地质应用
研究进展
Ep≤200 MeV能区p+58Ni反应的计算与分析
58Ni靶核
质子诱发反应
截面
能谱
双微分截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5MeV/u 40Ar+115In反应中前中角区碎片发射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核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4
字数 53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0.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詹文龙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43 325 8.0 17.0
2 郭忠言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1 34 2.0 5.0
3 王金川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0 35 2.0 5.0
4 郗鸿飞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4 2 1.0 1.0
5 周建群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4 2 1.0 1.0
6 赵有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4 2 1.0 1.0
7 罗永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 2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