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研究区不同相带内典型剖面详细观测、层序界面识别基础上,将区内下、中三叠统划分出六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S1~S6, 其中下三叠统印度阶一个(S1)、奥伦尼阶两个(S2~S3),中三叠统安尼阶两个(S4 ~S5)、拉丁阶一个(S6),从年代地层考虑早三叠延续时限为3.9 Ma,则S1、S2、S 3层序延续的时限平均为1.3 Ma.中三叠统延续的时限为6.1 Ma,则S4、S5、S6层序所延续的时限平均分别为2.03 Ma.按层序底面性质可分出4个Ⅰ型层序(S2、S3、S4、S 5 )和2个Ⅱ型层序(S1、S6),并进行了区域层序对比,进而建立了区内下、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模型,详细讨论了各层序的次级组成单元(体系域)的几何形态和相互关系随时间的迁移所发生的相应变化.
推荐文章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对比研究
四川盆地
西
坳陷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
对比
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
四川盆地
通南巴地区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地层
层序划分
层序格架
储集层
勘探区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新方案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地层对比
地层层序
划分
方法
再谈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层序地层学
地层对比
沉积相带
地震层序
安县运动
楔形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滇黔桂地区下、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川滇黔桂 下、中三叠统 层序划分对比 层序地层格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204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39.2
字数 38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50.2000.02.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81)
二级引证文献  (26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3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1(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8(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滇黔桂
下、中三叠统
层序划分对比
层序地层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