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倒木贮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阔叶红松林倒木贮量包括其现有倒木及其年输入量等贮量的变化规律.阔叶红松林现有倒木贮量开始为16.25t/hm2,以后随时间减少,到100a后分解掉其干重的85%左右,300a后所剩无几.倒木年输入量平均约为0.6t/hm2,其贮量是随时间而增加,200a后稳定在31t/hm2,可保持到该群落的顶级时期.倒木总贮量的变化在初期呈增加趋势,而后随着现有倒木的完全分解,倒木贮量就与其倒木的年输入趋于一致,最后稳定在上述水平上.
推荐文章
红松阔叶林倒木贮量动态的研究
倒木分解
红松
椴树
红松阔叶林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的比较
长白山
原始阔叶红松林
白桦山杨次生林
地下生物量
地下碳、氮贮量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产力随林分发育的变化
净初级生产力
生物量
林分发育
Biome-BGC模型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树木种群动态的长期监测
阔叶红松林
种群动态
径阶分布
长期监测
固定样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阔叶红松林倒木贮量的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倒木贮量 变化规律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2-4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145|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0.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代力民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101 4194 39.0 62.0
2 陈华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65 683 13.0 24.0
3 徐振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2 514 10.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142)
二级引证文献  (816)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7(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09(62)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0(5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1(6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12(6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3(11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9)
2014(7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5(8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8)
2016(7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7(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2)
2018(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19(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4)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阔叶红松林
倒木贮量
变化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