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昆明某地玄武岩红土进行现场勘察的基础上,对其剖面的物质组成取样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玄武岩红土剖面的物质组成由地表向下呈有规律的变化,化学成分以SiO2,Fe2O3,Al2O3为主,随剖面深度的增大,SiO2逐渐增大,Fe2O3和Al2O3逐渐减少;烧失量、pH值、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都逐渐减小. 颗粒组成上细下粗,具中等分散性,粘粒含量不高,天然含水率小,土颗粒密度大,低塑性,不具膨胀性,有一定崩解能力. 这充分反映了同一剖面上红土化作用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
推荐文章
浙江东部玄武岩发育土壤剖面风化特征
土壤学
土壤发生
化学风化
大气沉降
新嵊盆地
玄武岩与齐Ⅰ金矿
齐Ⅰ金矿
玄武岩
物质成分对岛弧拉斑玄武岩成因的指示意义
岛弧拉斑玄武岩
洋脊拉斑玄武岩
玄武岩纤维主要特性研究现状
玄武岩纤维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昆明玄武岩红土物质组成的剖面特征
来源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玄武岩红土 化学成分 颗粒组成 剖面特征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2.13
字数 3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55X.2000.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英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95 620 14.0 20.0
2 符必昌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47 282 11.0 16.0
3 李琴书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12 69 5.0 8.0
4 付君蕖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4 3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5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玄武岩红土
化学成分
颗粒组成
剖面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855/X
53-1123/T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64-79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0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