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摘要:
在三江平原低质次生林,应用效应带方式进行改造,并对其效果进行7分析.通过开拓效应带,营造红松人工更新层改造低质次生林,不同位置的幼树生长已呈现明显的差异:6m宽效应带上栽植的3行红松幼树中,中间行幼苗在高生长、地径生长等各指标上都呈现明显优势;其次是西行和东行,以保留带内栽植的红松幼树生长相对最差.效应带是改造低质次生林的有效措施.
推荐文章
低效林效应带改造措施影响效应分析
低效林
效应带改造
影响效应
次生林抚育改造的效果
次生林
抚育间伐
改造
次生林改造的几种模式
次生林
改造
模式
大兴安岭地区低质林改造后苗木生长状况
低质林林分
改造方式
成活率
生长率
大兴安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效应带改造低质次生林的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改造 红松 低质次生林 边缘效应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S727.1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0.0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虹 16 209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改造
红松
低质次生林
边缘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382
23-1268/S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3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