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癌组织变性区病理形态特点,为正确评价该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技术以及细胞凋亡检测技术(PCD)进行分析.结果:10例导管浸润癌中有2例未找到残留癌组织,1例仅见少量残留癌组织,7例有不同程度癌组织残留.残留癌组织分为变性癌组织区(DCC)和非变性癌组织区(NDCC).比较两者癌细胞的PCNA表达,NDCC明显高于DCC,而PCD检测DCC阳性癌细胞高于NDCC.浸润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10例中有4例32个腋窝淋巴结发生癌转移,其中20个出现了DCC改变.结论: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后残留癌组织DCC变化是反映其疗效的一种形态变化,它可以通过启动细胞凋亡途径使癌细胞坏死以及使细胞增殖能力降低,激发局部组织抗肿瘤的细胞免疫能力,杀死部分淋巴结转移的癌细胞.
推荐文章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影像评价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影像评价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RI评价
乳腺癌
化疗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疾病预后研究进展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残余病灶
综述
小鼠乳腺癌化疗后残留癌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乳房肿瘤,实验性
抗药性,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留癌组织的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病理学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0.0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亓发芝 11 77 5.0 8.0
2 谭云山 6 38 3.0 6.0
3 陈君雪 4 36 4.0 4.0
4 纪元 12 98 7.0 9.0
5 周燕南 4 29 3.0 4.0
6 张王海 4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