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杂交稻新组合博优122与广东省晚造主栽弱感光型杂交稻组合博优903相比,除了具有相似的外观、食味品质和生育期特性外,还具有较高增产潜力,平均每667 m2产量达481.3 kg,比博优903增产7.96%,达极显著水平;有较强稻瘟病抗性,经病虫测报站鉴定,博优122对广东省稻瘟病菌株全群抗比达94%,极显著强于博优903.
推荐文章
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1618海南高产制种技术
三系杂交水稻
博Ⅱ优1618
春制种
高产制种技术
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博Ⅲ优638的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
博Ⅲ优638
感光型杂交稻
选育
生产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1618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
博Ⅱ优1618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昌江县
优质杂交稻博Ⅲ优273的选育和推广
杂交稻
博Ⅲ优273
选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优122的评价和利用
来源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弱感光型 杂交稻 博优122 评价 利用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粮食作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11.055
字数 1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00.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传国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63 406 11.0 17.0
2 吴玉坤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17 80 4.0 8.0
3 梁世胡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50 293 9.0 15.0
4 黄健文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12 69 4.0 8.0
5 符福鸿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39 253 8.0 14.0
6 肖植雄 广东省农业厅杂优种子站 2 7 1.0 2.0
7 陈志远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8 43 3.0 6.0
8 陈坤朝 广东省农业厅杂优种子站 4 3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3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弱感光型
杂交稻
博优122
评价
利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4-874X
44-1267/S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46-43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0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