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层开采以后,其开采周围的岩体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因采动而受到破坏,应力将重新分布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采空区上覆岩层将发生非连续破坏和连续移动,形成冒落带、离层带、弯曲带和松散冲积带的"四带”覆岩结构.利用岩移过程中形成的离层空间,通过地表钻孔向离层注浆,可减缓覆岩的进一步下沉.因此,以矿山开采沉陷理论和弹性薄板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覆岩离层注浆沉降计算模型,可确定上覆岩层离层空间发育的层位和岩层间的最大离层间隙量,并可对覆岩离层注浆开采地表下沉进行量化预计.
推荐文章
基于数值计算的覆岩移动离层量计算方法
离层量
计算方法
采动覆岩
注浆减沉
三次样条曲线
回归方法
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缓地表沉降技术的应用
覆岩破坏
地表沉陷
离层
注浆减沉
覆岩离层变形力学模型及应用
覆岩离层
水平应力
岩板挠度
力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覆岩离层注浆控制沉降技术及计算模型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覆岩 离层注浆 计算模型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6,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D325+.2
字数 29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82X.2000.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德义 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65 2743 29.0 44.0
2 刘新荣 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83 4843 36.0 51.0
3 刘金平 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9 81 4.0 9.0
4 任松 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04 1392 23.0 32.0
5 蒋再文 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1 162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8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覆岩
离层注浆
计算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