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学在构建之初,就存在两种诊治疾病的方法--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千百年来中医临床的总趋势是:在辨病和辨证结合的基础上,逐渐从辨病论治走向辨证论治,从群体医学走向个体医学.由于现今中医学对"证"实质研究的困惑和裹足不前,使得人们重新对中医辨病加以审视.就实质而言,辨病强调致病因素的作用和疾病本身特异性的变化规律,治疗重在消除各种病源因素;辨证旨在揭示人体自身运动的规律及机体的功能状态对环境反应的差异性,治疗重调整机体的反应状态和自身的某些属性.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当今临床中的必然,其前提是.一要加强对中医学病种和证型规范化的研究;二是确立中医具有优势的临床领域;三是找到具有中医特点的诊治模式和科研方法.
推荐文章
辨经、辨病与辨证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
经络医学
过敏性鼻炎
针灸
辨经
辨病
辨证
祁宝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思想在眼科的应用
辨病与辨证结合
祁宝玉
中医眼科
痔病辨证辨体质治疗与护理研究现状
体质辨识
中医护理
体质评估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探析
理论探讨
辩证与辨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辨证与辨病的探讨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辨证 辨病 理论研究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1
字数 50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59X.2000.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成博 71 224 9.0 13.0
2 孙屏蹇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辨证
辨病
理论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659X
37-1279/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23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5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