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封端法用于超支化聚合物的功能化, 制得了两种新型荧光超支化聚合物材料, 即超支化聚醚及超支化聚砜胺荧光材料. 用N,N-二甲氨基对苯甲醛与超支化聚醚的末端双羟基发生羟醛缩合反应, 制得荧光超支化聚醚. 在三乙胺存在下, 一种新的AB2型砜胺单体在氯仿中于40℃反应60 h, 得到端双键超支化聚砜胺, 再用N,N-二甲氨基对苯胺与末端双键反应, 合成了荧光超支化聚砜胺. 这两种产物在固态及溶液状态下皆发射黄-绿色荧光, 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60±10)和(470±10) nm. 过渡金属阳离子如Ag+, Cu2+, Fe3+等能与其产生络合猝灭效应, 使其荧光猝灭, 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却没有这种效应.
推荐文章
绝缘材料用无溶剂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
绝缘材料
无溶剂树脂
超支化聚合物
新型超支化聚合物聚氨酯的合成
丁二酸酐
二乙醇胺
超支化聚合物
封端剂
超支化聚合物的特征、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超支化聚合物
特征
制备
应用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研究进展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
自组装
药物载体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封端法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功能材料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封端法 荧光材料 超支化聚合物 功能化
年,卷(期) 20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5-11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
字数 20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0.1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颜德岳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1 689 15.0 20.0
2 高超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7 272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68)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封端法
荧光材料
超支化聚合物
功能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