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筛选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方剂,为应用中药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排序选定5个应用频次较高的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治疗黄褐斑中药复方中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水提物P<0.05,醇得物P>0.05),逍遥丸、桃红四物汤增高(P<0.01),金匮肾气丸降低(P>0.05).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水提物熟地黄、牡丹皮组酪氨酸酶活性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降低;醇提物中牡丹皮、泽泻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降低.结论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气汤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水提物);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熟地黄、牡丹皮使酪氨酸酶活性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泽泻组醇提物增高,水提物降低.
推荐文章
复方中药治疗黄褐斑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复方中药
黄褐斑
作用机制
综述
复方杏仁面膜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复方杏仁面膜
酪氨酸酶
黑素
黄褐斑
七菊芦荟饮治疗黄褐斑模型小鼠的实验研究
七菊芦荟饮
黄褐斑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七菊芦荟饮对黄褐斑模型小鼠SOD、MDA及酪氨酸水平的影响
黄褐斑
七菊芦荟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酪氨酸酶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我校在校外发表的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2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368.2000.05.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文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266 2445 24.0 39.0
2 李洪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7 25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7-4368
32-1442/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28-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6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48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