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生态脆弱带的显著特征之一.系统的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性三者之间在空间分布和成因上均有密切的联系.坝上后山地区粮食单产的波动性高,并自南向北递增;而以农牧业总产值为代表的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与粮食的波动性正好相反,从牧区向农牧区逐渐加大,在张北尚义一带形成高中心.在温饱型的热量营养标准下,人口的绝对和相对超载状况同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成正比,线性相关在0.83以上,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一致.由此表明,草场开垦面积大,作物结构单一,种植业比重高,人口超载严重,波动性就高,农牧业的不稳定性就增强.生态脆弱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气候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第一性生产力受气候特别是高跃变降水的强烈制约,另一方面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尤其是滥垦给予了加强和放大.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波动性的高低实质上是对农林牧土地利用方式、产业结构、人口超载状况和整个系统稳定性的综合反映.因而,也是度量生态脆弱带脆弱度的实用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粘连度与一些其他脆弱性参数之间的关系
粘连度
连通度
坚韧度
完整度
生态脆弱带内部空间分异结构与脆弱度划分
空间分异
梯度结构
脆弱度划分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生态脆弱性
消落带
指标
指数
评价
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展
全球变化
脆弱性
敏感性
适应性
人地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态脆弱带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度之间的关系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系统波动性 土地生产力 人口超载 脆弱度指标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9-3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Q146|S18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0.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武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43 711 13.0 26.0
2 侯玉 中山大学地理系 14 864 9.0 14.0
3 张勃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233 4000 35.0 4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266)
二级引证文献  (759)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5(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6(3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07(37)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08(5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09(6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0(6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1(6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2(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3(6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4(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5(7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6(6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17(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8(6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20(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波动性
土地生产力
人口超载
脆弱度指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