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松辽盆地自1994年发现肇州西和昌德两个无机烷烃气藏以来,近几年生产实践中又发现了一批无机成因烷烃气和幔源CO2气井,对老井资料复查也发现一些井中有无机成因烷烃气的存在,使松辽盆地无机成因烷烃气的分布有所扩大。在松辽盆地的气藏中无机成因烷烃气、幔源CO2气与生物成因的烷烃气、CO2气的组合模型有以下几种:纯无机成因烷烃气藏、纯幔源CO2气藏、无机成因烷烃气与幔源CO2气的混合气藏、无机成因烷烃气与有机成因CO2气的混合气藏、下部为无机成因烷烃气上部为有机成因烷烃气的叠合气藏等五种。证明松辽盆地存在着无机成因与有机成因烷烃气与CO2气,并且具有商业价值。
推荐文章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富集规律研究
松辽盆地
无机成因气
分布
富集
规律
控制
因素
莫霍面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天然气及勘探方向探讨
松辽盆地
无机成因天然气
成藏条件
天然气勘探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碳同位素判识指标探讨
天然气
无机成因
碳同位素
氦同位素
判识指标
热成熟度
倒序
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烃类气藏的幔源贡献
无机成因
天然气成藏
幔源流体
松辽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藏模式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无机成因 天然气 气藏模式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0.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占谦 6 137 5.0 6.0
2 杨步增 1 28 1.0 1.0
3 李星军 2 36 2.0 2.0
4 彭威 1 28 1.0 1.0
5 王先彬 中科院兰州地研所气体地化重点实验室 1 2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196)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2(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4(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辽盆地
无机成因
天然气
气藏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