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1992年在玉米族远缘杂交组合3402F3(丹340×403-2)中首次发现带标记性状的基因雄性不育(GMS)材料。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当不育株(A)与可育株(B)进行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例接近1∶1;而可育株(B)自交的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分离比例为3∶1。连锁遗传分析结果证明,不育基因(ms°)与标记性状基因(plf)紧密连锁,未发现有交换现象,它们可能位于同一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经过不育株五代兄妹交已选出几个高产核不育两用系。通过测交筛选出一个强优势高产恢复系HR-1。利用高产核不育系与强优恢复系配制出两个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小区(0.0066hm2)产量分别为72.0kg和78.1kg,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8.6%和28.7%。本文还讨论了带遗传标记的高产核不育两用系的应用前景,并提出进一步研究ms°-plf基因的设想。
推荐文章
小麦光敏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及RAPD标记
小麦
光敏基因
遗传
RAPD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雄性不育
细胞质不育
细胞核不育
分子标记
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水稻
雄性不育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谷子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ch的AFLP标记
谷子
显性雄性不育
AFLP标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带遗传标记的玉米基因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和利用研究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基因雄性不育 遗传分析 两用系育种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96-3490.2000.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典洱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11 159 7.0 11.0
2 林晓怡 2 12 1.0 2.0
3 林建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96)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基因雄性不育
遗传分析
两用系育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