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和配合物沉淀法制备了分别添加Ba, Mn, V, Bi, Ni和Zn的Cu-Cr-M-O三组分催化剂,采用BET, XRD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合成甲醇及甲酸甲酯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 结果表明,添加第三种金属使催化剂的稳定性及甲酸甲酯选择性有所提高,但使催化活性有所下降. 配合物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粒径较小. 热分解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小. 除Cu-Cr-V-O催化剂为纳米非晶态之外,其它催化剂均呈晶态. 催化剂的最小平均粒径为38 nm, 最大平均粒径为68 nm, 属纳米级催化剂.
推荐文章
合成气低温液相合成甲醇和甲酸甲酯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低温合成甲醇
催化剂
合成气
甲醇
甲酸甲酯
Cu-Cr氧化物
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用铜铬硅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低温液相合成甲醇
催化剂
复合氧化物
低温液相合成甲醇用新型铜基催化剂研究
Cu-Cr-Si催化剂
低温甲醇合成
浆态床
催化助剂
结构表征
Cu-Cr2O3催化剂上二氟乙酸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二氟乙醇
二氟乙酸甲酯
加氢
二氟乙醇
Cr2O3
Cu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温液相合成甲醇及甲酸甲酯用Cu-Cr-M-O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期刊 催化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合成气 甲醇 甲酸甲酯 氧化铜 氧化铬 共沉淀法 配合物沉淀法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2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37.2000.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作龙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90 1588 23.0 35.0
2 刘兴泉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48 853 17.0 27.0
3 吴玉塘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20 233 8.0 15.0
4 杨迎春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5 35 3.0 5.0
5 刘晰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2 3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成气
甲醇
甲酸甲酯
氧化铜
氧化铬
共沉淀法
配合物沉淀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催化学报
月刊
0253-9837
21-1195/O6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大连110信箱)
8-9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0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