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尕斯库勒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内,其中N1-N21油藏位于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21)和中新统上干柴沟组(N1).由于该油藏含油井段长(1200m)、沉积相类型多、对比标志层少,加之区内存在逆断层、同一油砂体油水界面不一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地层对比工作复杂、构造形态不落实、油砂体分布规律不清楚.通过运用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和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演示技术相结合,对N1-N21油藏进行研究,落实了断裂系统和构造形态、油砂体分布规律、油藏类型及控制因素,为方案调整提供了可靠的油藏模型;同时预测了有利的含油气区块,增加含油面积1.0km2, 石油探明地质储量110×104t.图1参3(王光付摘)
推荐文章
复杂地层精细地层对比方法——以尕斯N1-N12油藏为例
精细地层对比
标志层
旋回对比
多平台
井震结合
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挖潜技术在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油田开发
剩余油
挖潜
三维地质模型
数值模拟
基于小波分析的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在庄9井区的应用
庄9井区
小波分析
重构测井曲线
地层划分
对比
隔夹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在油藏挖潜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精度 地层对比 计算机应用 油气藏类型 挖潜 尕斯库勒油田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7,6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2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0.06.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玉洁 2 82 2.0 2.0
2 王光付 2 93 2.0 2.0
3 战春光 1 70 1.0 1.0
4 刘显太 1 7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405)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7(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8(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9(35)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0(4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1(4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2(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3(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4(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3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3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8(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精度
地层对比
计算机应用
油气藏类型
挖潜
尕斯库勒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