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与建模、实验室与现场试验、数值模拟计算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岩石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细观断裂机理及损伤演化规律, 对爆破损伤岩石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在分析研究现有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和岩石损伤断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宏观和细观相结合,用细观损伤断裂力学方法描述和计算了岩石爆破破碎过程,并将爆破过程分为应力波的动力作用和爆生气体的驱动及准静态应力场作用两个相互连贯,而作用机理又不尽相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爆炸应力波作用下的动态损伤断裂初期效应,第二阶段为爆生气体的流体驱动和静态压力场作用下的损伤断裂后期效应,并分别研究了该两阶段岩石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微裂纹扩展和损伤演化规律以及岩石爆破损伤断裂准则. 在应用计算损伤材料有效模量的Taylor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应范围更广的新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 然后应用细观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岩石在爆生气体驱动下的宏观裂纹扩展及在静态压力场作用下的裂纹尖端损伤局部化模型,从而确定了岩石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场,揭示了岩石爆破损伤断裂的全过程实质. 运用超动态应变测试、超声波及电镜对岩石爆破损伤断裂机理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模拟了炮孔填塞和无填塞、耦合装药和不耦合装药、不同参数下的爆破过程,分析了不同爆破条件下岩石内部的微裂纹扩展、损伤演化和岩石破碎规律. 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爆破近区,而在爆破中远区主要产生损伤,如果没有爆生气体的后期作用,这种损伤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而爆生气体是裂纹扩展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主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在现场及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爆破对围岩的损伤作用,建立了岩石弹脆性细观损伤模型; 并认为爆破对围岩的损伤作用体现在对岩石力学性能劣化和岩体完整性降低两方面,其损伤程度与装药条件、爆破参数及远场应力有密切关系,加大不耦合装药系数可以明显减弱对围岩的损伤作用; 首次提出了爆破损伤岩石基本质量指标的概念,推导了爆破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公式的影响系数表达式,定量地分析了爆破对围岩质量影响与损伤程度,这对合理选取爆破参数和对围岩、边坡稳定有实用指导价值. 以DYNA-2D程序为基本框架,采用小损伤条件下的解耦方法,实现了对岩石爆破过程的数值模型,计算模拟并对比了填塞和无填塞装药条件下的岩石爆破过程和损伤演化,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推荐文章
岩石爆破损伤断裂的细观机理
岩石爆破
应力波
爆生气体
损伤机理
岩石爆破损伤断裂的细观机理
岩石爆破
应力波
爆生气体
损伤机理
断裂岩石蠕剪中的细观接触损伤试验研究
断裂岩石
细观接触
蠕变剪切
CT扫描
抗剪强度
单轴压缩岩石损伤扩展细观机理CT实时试验
岩石
损伤扩展
细观机理
CT实时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岩石爆破损伤断裂的细观机理及其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岩石爆破 损伤机理 爆破损伤岩石 力学特性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5
页数 1页 分类号 P5
字数 1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915.2000.05.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小林 19 608 9.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石爆破
损伤机理
爆破损伤岩石
力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月刊
1000-6915
42-1397/O3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小洪山岩土力学研究所
38-31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6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60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