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中原油田气田气井油管的内腐蚀严重,时常发生油管穿孔、断裂事故,直接影响了气田的正常生产和动态监测工作.为了弄清气井腐蚀原因,在对油管进行管材失效分析和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理论中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中原油田现场实测的腐蚀环境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分析了影响气井油管腐蚀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其腐蚀规律.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产出气中所含的CO2和水导致油管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产出气的冲蚀作用又加剧了这一过程,二者共同作用是造成油管穿孔断裂的主要原因.这一分析结果与失效分析试验相吻合,也说明灰关联方法是一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油气田复杂环境腐蚀情况并得到较好分析判断结果.
推荐文章
中原油田采油污水腐蚀因素灰关联分析
中原油田
采油污水
腐蚀
灰关联分析
中原油田采油污水腐蚀因素研究
中原油田
采油污水
分析
腐蚀
中原油田在用压力容器腐蚀分析
压力容器
检验
腐蚀
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原油田气井油管腐蚀因素灰关联分析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气井 油管 腐蚀 模糊数学 分析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集输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0.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朝阳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4 81 3.0 4.0
2 郑家燊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20 788 12.0 20.0
3 赵景茂 中原石油勘探局油田化学所 2 59 2.0 2.0
4 罗逸 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 3 56 2.0 3.0
5 徐卫东 中原石油勘探局油田化学所 2 5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31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7(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9(2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2(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4(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6(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原油田
气井
油管
腐蚀
模糊数学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