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 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 采用组织块干涸翻转法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细胞计数法测定其生长曲线, 3H-TdR掺入法及放射免疫法观察牵张刺激对其增殖能力和内皮素释放的影响. 结果: 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表明心肌组织块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达96%, 其生长特点是潜伏期较心肌成纤维细胞长, 达72 h, 在不加内皮细胞生长支持物时, 传代3~5次后, 其生长速度逐渐降低. 牵张刺激可显著诱导其增殖和释放内皮素. 结论: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简便易行; 其生长潜伏期较长, 长期培养时需要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机械刺激可促进其生长和内分泌活化.
推荐文章
新生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
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乳鼠
体外培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模型的建立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模型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肺微血管
内皮细胞
培养
小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来源期刊 微循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 微血管内皮细胞 培养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2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740.2000.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惠兰 14 70 4.0 8.0
2 何作云 29 233 8.0 14.0
3 冯兵 17 66 4.0 7.0
4 王德文 13 131 6.0 11.0
5 黄敏 28 142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
微血管内皮细胞
培养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循环学杂志
季刊
1005-1740
42-1321/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9号
38-201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2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