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HPV16型感染和Ag-NOR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50例结直肠癌HPV16型DNA序列和应用胶质银染技术检测其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并结合临床随访和病理学资料评估其相互关系和预后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组Ag-NOR平均计数(8.10±2.58)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粘膜组(1.69±0.23);结直肠癌不同病理分期或分化程度比较,Ag-NOR计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g-NOR计数≥8与<8的结直肠癌患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直肠癌HPV16型DNA阳性者Ag-NOR计数(10.27士2.08)明显高于HPV16型DNA阴性者(6.49±1.54)(P<0.05).两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4.3%和53.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者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Ag-NOR计数和HPV16型DNA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推荐文章
HPV16型感染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
结直肠癌
多聚酶链反应
核酸杂交
结直肠癌HPV16型感染与核因子-κB活化的关系研究
大肠癌
核因子
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EMSA)
人乳头瘤病毒
大肠癌HPV16感染和PCNA的关系及预后价值
大肠癌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增殖细胞核抗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直肠癌HPV16型感染和Ag-NOR的关系及预后价值
来源期刊 实用肿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乳头状瘤病毒,人 核仁组成区 预后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5.3|R735.3
字数 16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692.2000.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宇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95 492 10.0 16.0
2 叶文桃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4 141 7.0 10.0
3 于皆平 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6 12 2.0 3.0
4 麦海妍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9 104 7.0 9.0
5 罗和生 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 34 2.0 4.0
6 沈志祥 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肠直肠肿瘤
聚合酶链反应
乳头状瘤病毒,人
核仁组成区
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肿瘤杂志
双月刊
1001-1692
33-1074/R
大16开
杭州市解放路88号
32-8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7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2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