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甲烷先与氧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氧气完全消耗,剩余的甲烷再与水和二氧化碳进行重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即燃烧-重整机理;另一种观点认为,甲烷直接在催化剂上分解生成氢气和表面碳物种,表面碳再与表面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直接氧化机理.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一致认为甲烷与氧气在催化剂表面上先形成氧化物,氧化物再分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对有关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不同观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作者在Ni/Al2O3催化剂方面的研究结果,对负载型镍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推荐文章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研究新进展
甲烷
部分氧化
催化剂
热力学
动力学
机理
合成气
甲烷和空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甲烷
空气
催化
部分氧气
合成气
综述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膜反应实验研究
甲烷
合成气
管式致密膜
钙钛矿型氧化物
膜反应器
载体对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影响
甲烷
合成气
部分氧化
载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甲烷 部分氧化 合成气 反应机理
年,卷(期) 200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43|TE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0.06.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义 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 431 9.0 18.0
2 沈师孔 石油大学天然气催化转化实验室 23 538 13.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6)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烷
部分氧化
合成气
反应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1959-10-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