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割理是广泛存在于煤层中对煤层气的产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内生裂隙系统,是煤层经过干缩作用、煤化作用、岩化作用和构造压力等各种过程形成的天然裂隙。由于在煤层气勘探中,割理及割理渗透率形成与保存对煤层气高产富集区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了解割理的成因和分类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对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结论如下:①割理形成既有外生成因,也有内生成因。煤层割理是干缩作用、煤化作用、成岩作用及古构造应力等内外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双重成因假说更为贴切。②提出了一套研究煤层割理及割理系统的方法,并完善了用割理评价渗透率的方法。③通过对影响割理发育的内在因素的分析,认为割理是外在地质作用(煤化作用、构造应力等)通过煤层内在属性(煤厚、煤岩组成、灰分等)形成的,是各种地质作用在煤储层中的综合反映。煤层内在属性和外在地质作用缺一不可,这两者都是形成割理、改善煤层渗透性的必要条件。
推荐文章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煤储层评价
煤储层
描述参数与规范
评价内容
评价原则
多功能煤储层钻井液动态污染评价系统
煤储层
真三轴应力
动态污染
实验研究
沁水盆地煤层割理系统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沁水盆地
煤层气
煤层
储集层
割理
形成
机理
填充物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
煤成气
煤分析
测井
参数
孔隙度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储层割理评价方法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煤储集 层裂缝(岩石) 评价 方法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0.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红岩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所 116 4358 37.0 63.0
2 刘洪林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所 91 3488 31.0 57.0
3 张建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所 9 242 9.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286)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5(5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6(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7(5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18(4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9(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储集
层裂缝(岩石)
评价
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