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个极品“富岗”牌苹果卖到 50元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而是发生在内邱县太行山深处岗底村的真实故事。十几年来 ,该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全村人均纯收入近 30 0 0元 ,村集体资产达到 2 70 0多万元。谈起这些 ,岗底村村民交口称赞 :“多亏了杨双牛这个好支书。”在父老乡亲的期盼中 ,杨双牛挑起了支部书记的重任 ,为此他牺牲了自己发财的机会。岗底村曾是内邱县深山区最穷的村之一 ,杨双牛从小就吃尽了贫穷苦头。 1971年 ,杨双牛报名参了军。在部队靠着山里人特有的顽强精神 ,三年下来他成为了技术标兵和理论学习骨干 ,当了班长。 1976年冬天 ,他回乡探亲 ,看着乡亲们依然咽着糠菜窝头 ,对着四周的茫茫大山 ,不禁潸然泪下 ,山里人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1997年他退伍回到家乡。为了摸索致富门路 ,他搞过养貂 ,搞过枣仁加工 ,但成效都不大。后来 ,他与人合伙办了个贸易货栈 ,一年下来 ,每人竟挣了 1万多元。尝到致富甜头的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让乡亲们也都过上好日子。1984年底 ,乡里调整岗底村的支部班子。乡党委经多方了解 ,认为双牛头脑灵活、思想解放 ,具有改变岗底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