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特异性IgE测定在变应性鼻炎(AR)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BA)-ELISA法检测3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E(对螨、豚草、法国梧桐、霉菌、棉絮)的抗体水平,并与血清总IgE及变应原皮试进行比较.结果①PAR组的各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变应原皮试有较高的符合率(76.1%~93.5%).②AR患者经免疫疗法治疗后,大多数变应原的特异性IgE阳性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总IgE则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用BA-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E为AR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提供了客观依据,而且特异性高、安全方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新进展
儿童变应性鼻炎食物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分析
儿童
变应性鼻炎
食物变应原
特异性IgE
变应性鼻炎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
非特异性
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益生菌
细菌溶解产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IgE 变应原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5-3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5.21
字数 21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368.2000.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宁岩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11 91 6.0 9.0
2 陈子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24 302 8.0 17.0
3 殷明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29 361 11.0 19.0
4 祁沁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17 108 7.0 10.0
5 浦志成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4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IgE
变应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7-4368
32-1442/R
大16开
南京市汉中路140号
28-6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6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48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