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OAA/S镇静评分法探讨异丙酚不同镇静程度下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并分析评价双频谱指数预测异丙酚镇静程度的作用.方法20例ASA 1~2级下肢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效果稳定后,静脉注射异丙酚30mg后每隔0.5~1min增加10~20mg至OAA/S评分为1时止,继续观察患者OAA/S评分回到5.记录不同OAA/S评分时循环呼吸参数、双频谱指数(BIS)和95%边缘谱频率(SEF).结果异丙酚镇静起效期和恢复期,OAA/S评分与BIS和SEF均显著相关(P<0.001).OAA/S评分为3时,心率呼吸减慢,血压下降,到1时抑制最明显,同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结论临床应用BIS和SEF预测异丙酚镇静程度是可信的.异丙酚镇静时,应控制在OAA/S评分3以上,即BIS和SEF分别为80和22以上,以免明显的循环呼吸抑制.
推荐文章
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联合诱导时对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
咪唑安定
芬太尼
异丙酚
联合诱导
相互作用
权重配方法
麻醉深度指数与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镇静深度的比较
脑电描记术
异丙酚
哌啶类
清醒镇静
药物释放系统
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BIS)对异丙酚镇静深度的调控作用
脑电双频指数
异丙酚
镇静
调控作用
异丙酚清醒镇静用于眼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异丙酚
清醒镇静
眼科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异丙酚镇静时双频谱指数的预测作用及呼吸循环的变化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异丙酚 镇静 双频谱指数
年,卷(期) 2000,(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0-84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
字数 17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0.10.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亮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 9 90 4.0 9.0
2 曹林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 1 1 1.0 1.0
3 曹德雄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 1 1 1.0 1.0
4 骆厚仪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麻醉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丙酚
镇静
双频谱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