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阻滞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的关系.将77例麻醉成功的择期手术病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臂丛神经阻滞组.在25℃室温下,将贴皮式测温探极按拟行手术部位固定在术野范围皮肤持续监测,取麻醉前的恒定皮温值做对照值,麻醉后每5min记录1次至30min止,各时点的皮温值与对照值比较.结果:麻醉后两组术野皮温均明显升高,其中硬外组麻醉前后温差0.57±0.2℃,P<0.01;臂丛组阻滞前后温差0.84±0.29℃,P<0.01;认为硬膜外麻醉时术野皮温升高0.5℃以上,臂丛神经阻滞时术野皮温升高1℃左右,可确认麻醉效果.
推荐文章
两种口腔表面麻醉用于食管扩张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口腔表面麻醉
咽部喷射
喉头喷雾
两种不同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锁骨骨折
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
锁骨上
颈丛神经阻滞
静脉麻醉胃镜诊疗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静脉麻醉
胃镜
咪达唑仑
丙泊酚
对胸科手术病人实施3个部位体温监测的方法探讨
胸科手术
围术期
体温监测
部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术野皮温监测用于确定部位麻醉效果的临床探讨
来源期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麻醉 阻滞区域 皮肤温度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
字数 16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817.2000.01.07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麻醉
阻滞区域
皮肤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5817
45-1085/R
大16开
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2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71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