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 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A:胸部贯穿伤组(模型组)、B:预扎肋间动脉致伤组、C:人工气胸后致伤组、D:预扎肋间动脉+人工气胸后致伤组、E:胸壁切线伤组.分别用5.56 mm小口径步枪致伤,连续监测动脉压、心率、静脉压、心电图、左室内压等. 结果 A组伤前血压峰值为(14.80±1.29) kPa (1 kPa=7.5 mm Hg),枪伤瞬间血压即刻呈单波峰升高,达伤前的(1.58±0.08)倍,而后迅速降低至伤前水平以下,10 s下降到最低点,30 s开始回升,1 min后回升至伤前的(0.80±0.07)倍,并逐渐稳定.静脉压瞬时升高后随即下降,左室内压和心率出现瞬时下降、而后逐渐恢复, B组和C组变化幅度较小.D组和E组仅枪击瞬间有短暂变化. 结论 胸部枪伤瞬间动、静脉压升高,而左室内压无变化,为枪弹冲击波直接引起.伤后数秒内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心肌受抑制和左室内压下降,而中心静脉压尚正常,提示与迷走反射有关.模型组于伤后2 h 血压再度下降,则可能与胸内失血和肺损伤有关,缺氧也造成了心肌收缩力下降.预扎肋间动脉及临时造成人工气胸防止肺实质损伤,可减轻枪伤早期的心血管功能障碍.
推荐文章
植物雌激素的心血管效应
植物雌激素
心脏
动脉粥样硬化
绝经期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血管保护效应的研究进展
绝经
激素替代治疗
心血管保护
血管平滑肌细胞
人UrotensinⅡ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物学效应
人Urotensin II
心血管系统
UT受体
生物学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胸部枪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创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部损伤 创伤,枪击 血液动力学 心血管效应
年,卷(期) 20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胸部损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8-6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
字数 26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001-8050.2000.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建军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胸心外科中心 13 53 4.0 6.0
2 刘维永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胸心外科中心 177 885 14.0 19.0
3 安书杰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胸心外科中心 25 92 5.0 8.0
4 李同勋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胸心外科中心 8 27 4.0 4.0
5 陶登顺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胸心外科中心 6 26 4.0 4.0
6 李宏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胸心外科中心 15 58 4.0 6.0
7 蔡建辉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胸心外科中心 13 8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部损伤
创伤,枪击
血液动力学
心血管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创伤杂志
月刊
1001-8050
50-1098/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78-8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52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