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立足统编教材 ,拉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在教初中第四册《说话要注意语调语态》时 ,我没有照本宣科 ,而是设计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顾客和售货员争吵。学生自编自演 ,然后大家评论 ,最后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语调、语态。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 ,生活气息浓郁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紧扣时代脉搏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语文。在教完初中语文第五册演讲这种文体后 ,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 ,我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 ,结合当时的澳门回归 ,出了一个题目《回归路》。学生无限深情地叙述了澳门三百多年的漫长回归历程 ,倾诉了赤子之情。关注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语文。我教初三时 ,发现学生忙于写毕业留言 ,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精力 ,耽误了学习 ,我没有简单地予以禁止。我发现不少学生写的留言特别差 ,有的格调低下 ,有的错字连篇。针对这些情况 ,我在班上开展了“写出绚丽的一笔”的主题活动 ,帮助学生纠正留言中的错误 ,教他们如何写得精彩别致。走出课堂 ,拓宽学习语文的途径。我曾发现不少学生爱好书法却又没有章法 ,我便带着学生走出课堂 ,去考察村院的对联、神龛、路碑、墓碑。一个月后 ,大部分学生有所收获。语文教学应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