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巴丹吉林沙漠不同地区进行了考察的基础上, 通过对数个高大沙山的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 对该地区近3万年来景观发育、雨量演变的过程和机制找到了新的证据. 巴丹吉林沙漠的沙丘普遍具有4个代表较为湿润环境的古沙丘胶结面. 依据测年数据推断, 该沙漠地区在近3万年以来有过4次比现代湿润的时期. 沙丘大面积的被固定和广布的古湖泊及湖岸阶地都说明, 研究地区的气候在近3万年来有周期性的波动, 这暗示着西风环流和东亚季风环流在阿拉善地区的强弱变化, 同时也说明在末次冰盛期前后, 研究地区曾出现过雨量较高的时段.
推荐文章
巴丹吉林沙漠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巴丹吉林沙漠
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巴丹吉林沙漠潜水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于旱区
潜水蒸发
极限埋深
湖泊
阿拉善
数值模拟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400年来大气沉降Hg 的湖泊沉积记录
210 Pb
137 Cs
大气沉降
烧失量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
近40年来若尔盖高原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
高寒湿地景观
空间格局
格局指数
若尔盖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3万年来巴丹吉林沙漠的景观发育与雨量变化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沙漠 古沙丘 湖泊 全球变化 巴丹吉林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8-434
页数 7页 分类号 P4
字数 40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2000.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小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5 1012 18.0 3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280)
二级引证文献  (1513)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3(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4(3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05(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06(6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2)
2007(7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08(8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3)
2009(7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5)
2010(10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11(12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8)
2012(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3(10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7)
2014(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7)
2015(13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2)
2016(15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2)
2017(13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29)
2018(14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43)
2019(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20(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沙漠
古沙丘
湖泊
全球变化
巴丹吉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总被引数(次)
2040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