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综述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气藏地质特征,将气藏划分为煤成气藏和油型气藏两大系列六种类型.气藏形成条件分析认为,煤成气藏有石炭-二叠系煤系丰富的生气物质基础、较高的演化程度、优越的盖层、多种多样的圈闭类型和发育良好的储集层段,煤系二次生气,通过断层垂向运移而聚集成藏,受后期构造活动影响较小;油型气藏气源岩主要为沙三段生烃岩系,砂体发育普遍且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条件,成藏后期断层活动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有一定破坏作用,甚至会导致油气散失或再分布,油气关系较复杂.从成藏条件及气藏分布序列分析,提出了各类气藏整体滚动勘探对策.
推荐文章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东濮凹陷
马厂地区
天然气气藏
成藏条件
东濮凹陷文留盐下煤成气聚集系数研究
聚集系数
煤成气
文留地区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天然气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富集规律
勘探方向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煤成气运聚机理及成藏过程
成藏期次
断层输导供烃条件
成藏过程
文留地区
东濮凹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与滚动勘探对策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气藏 形成 条件 滚动勘探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国内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0,74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75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01.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月琦 3 22 2.0 3.0
2 汪海 1 3 1.0 1.0
3 栾艳春 1 3 1.0 1.0
4 王联国 1 3 1.0 1.0
5 刘书权 2 41 2.0 2.0
6 周建文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濮凹陷
气藏
形成
条件
滚动勘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