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对普里兹湾的颗粒有机碳(PO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普里兹湾POC表层含量在94.20-1124.00μg/L,平均279.11μg/L,POC含量由湾内向湾外递减.湾内平均含量527.14μg/L,湾外平均含量171.72μg/L,湾内POC含量远远大于湾外.断面分布表明水体上层POC含量高于底层含量,在100m附近含量达到最低,且变化显著.POC与叶绿素a的高度相关性(r=0.889,n=91)表明普里兹湾POC主要由POCB组成即主要来自于浮游植物的贡献.POC/chla值为110.33与Ross海相近,但高于太平洋等海域.POC与DIN、PO43-之间均呈现良好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O.607、-O.486(n=86).
推荐文章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夏季表层水体颗粒有机碳及其同位素分布特征
悬浮颗粒物
颗粒有机碳(POC)
颗粒有机碳同位素(δ13CPOC)
普里兹湾
南极普里兹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性消耗
营养盐
空间分布特征
季节性消耗
吸收比值
普里兹湾
南极普里兹湾碳循环研究进展
普里兹湾
碳循环
碳通量
碳吸收动力学
海冰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夏季南极普里兹湾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Ⅱ:POC的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极地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POC 叶绿素a 营养盐 普里兹湾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94
字数 3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建明 53 819 15.0 27.0
2 陈志强 3 75 2.0 3.0
3 张海生 39 367 12.0 18.0
4 刘小涯 19 390 10.0 19.0
5 扈传昱 32 474 12.0 21.0
6 卢勇 6 140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225)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2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4(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OC
叶绿素a
营养盐
普里兹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极地研究
季刊
1007-7073
31-1744/P
16开
上海浦东金桥路45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2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