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PC—IOL)脱入玻璃体腔内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1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脱入玻璃体腔内通过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取出,若条件允许,则联合行IOL睫状沟固定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2例PC-IOL脱入玻璃体腔内的患者均通过玻璃体切割术成功取出,其中10例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术前视力均为光感至眼前指数。随访3至6个月,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的10例患者术后IOL位置正中,稳固;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最高达0.8(矫正视力),其中1例术后发生反应性葡萄膜炎,1例术后发生眼内出血。人工晶体取出但未行睫状沟固定的2例患者术后视力不变。结论:IOL脱入玻璃体腔后,应尽早手术,玻璃体切割术是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可提高患者的视功能。
推荐文章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护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内注药
玻璃体腔内注射去甲万古霉素围术期的护理
眼内炎
玻璃体腔注射
去甲万古雷素
护理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PDR
Ranibizumab
玻璃体腔注射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晶体脱入玻璃体腔内的处理
来源期刊 广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人工晶体 脱位 玻璃体切割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2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76.1
字数 8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04.2001.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班胜刚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眼科 17 28 4.0 5.0
2 区显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眼科 37 80 5.0 7.0
3 卢荣强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眼科 24 37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晶体
脱位
玻璃体切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学
半月刊
0253-4304
45-1122/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48-29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5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2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