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止血带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②方法本实验采用了Rosenthal法复制大鼠止血带休克(tourniquet shoek,ToS)模型[1],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氨基胍(AG)及一氧化氮(NO)合成前体物质L-精氨酸(L-Arg)对ToS的影响.③结果ToS时,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性降低,局部骨骼肌组织NOS活性增强,血浆NO含量增高;给予AG后虽能增强动物血压松带后血压早期的回升,但晚期血压迅速下降,骨骼肌组织W/D比值、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血浆乳酸脱氢酶(LDH)、组织蛋白酶D(CD)活性增高.而给予L-Arg能减轻ToS晚期血压降低,并能减轻组织及血浆的上述损伤变化.④结论ToS时内源性一氧化氮升高对机体具有适应保护意义.
推荐文章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月经周期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子宫内膜
月经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Eales病的相关研究
Eales病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发病机制
一氧化氮与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癌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与贲门失弛缓症
一氧化氮
贲门失弛缓症
病因
发病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氧化氮在止血带休克发病学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止血带休克 一氧化氮 大鼠
年,卷(期) 2001,(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9-5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1.9
字数 20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633.200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一兵 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 33 212 9.0 13.0
2 张连元 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 78 516 11.0 16.0
3 董淑云 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 55 383 10.0 15.0
4 孙树勋 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 27 172 8.0 12.0
5 门秀丽 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 49 383 10.0 16.0
6 杨秀红 华北煤炭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 13 127 6.0 11.0
7 郑俊国 华北煤炭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止血带休克
一氧化氮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2694
13-1421/R
大16开
中国唐山建设南路57号
18-32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9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