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98年12月11日至1999年1月13日在中山站近岸海域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包括:pH、T、盐度(电导率)、浊度、DO、COD、营养盐(NO3-N、NO2-N、NH4-N和PO4-P)和叶绿素,部分监测站位海水样品分层采集;其间还进行两次中山站区排污口生活污水连续24小时监测.结果表明,冰缝间以及海冰底层下1m内的海水为各种环境理化因子的急剧变化层,大于冰底1m深的海水中的各要素变化梯度趋于平稳,营养盐垂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pH和DO为一类海水水质,无机氮属一、二类水质,无机磷属超三类水质,表层海水中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0.671mg/m3.中山站排放的生活污水中COD、pH和悬浮物均符合我国的废污水排放标准,仅无机磷超一级排放标准.文中还探讨了在中山站近岸海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法.
推荐文章
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水深地形特征
普里兹湾
水下地形
海底峡谷
海洋动力
冰山
关于深化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的探讨
近岸海域
环境监测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2002 ~2011年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变化
舟山
近岸海域
生态环境
变化趋势
南极中山站吹雪雪暴天气分析
南极
中山站
吹雪
雪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极中山站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
来源期刊 极地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生态环境 排污 监测
年,卷(期) 200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5-17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94
字数 621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启仑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26 221 9.0 13.0
3 赵俊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31 565 12.0 23.0
4 郭皓 31 557 15.0 23.0
5 关道明 46 719 16.0 26.0
6 焦亦平 3 63 3.0 3.0
9 王建国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极
中山站
生态环境
排污
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极地研究
季刊
1007-7073
31-1744/P
16开
上海浦东金桥路45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2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