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脑血液动力学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概括介绍了慢性低灌注状态下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脑血管反应性、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可能机制及其组织病理学损害,籍此为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急性脑缺血的病理生理与灌注成像
急性脑缺血
病理生理
灌注成像
亚低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
亚低温
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系统
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纳洛酮
脑梗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
来源期刊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慢性低灌注 血液动力学 病理学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2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642.2001.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76 278 9.0 12.0
2 海舰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5 5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慢性低灌注
血液动力学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3-2642
43-145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9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