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比较了亚种间杂交稻"W6154S×培C3111"、品种间杂交稻"W6154S×特青"和常规稻"特青"的籽粒灌浆过程中生理活性变化和结实率情况.结果表明:所有供试组合(品种)的强势粒对弱势粒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现在灌浆初期弱势粒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低丽IAA氧化酶活性高,直至强势粒灌浆接近完成时,弱势粒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升高、IAA氧化酶活性降低.尤其是亚种间杂交水稻的强势粒对弱势粒的抑制作用最强,导致弱势粒灌浆不充实成为秕粒,甚至发育停止成为受精空粒.亚种间杂交稻的秕粒率、受精空粒率和未受精率分别为16.86%,15.55%和6.55%,而品种间杂交稻和常规稻上述三种比率分别为12.29%,3.03%,4.70%和6.75%,2.88%,5.09%.
推荐文章
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水稻
亚种间杂种
育性
结实
温度
亚种间杂交稻协优9308的结实特性与生理基础
亚种间杂交稻
粒间顶端优势
植物生长调节剂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途径
杂交水稻
制种
异交结实率
甘薯与低倍体种间杂种杂交低结实性的克服
甘薯
低倍体种间杂种
种间杂交
结实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种间杂交水稻低结实率的生理原因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裁培 结实率 生理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1.O1
字数 2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80.2001.0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04 1633 21.0 34.0
2 周建林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 249 9.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水稻
裁培
结实率
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研究
双月刊
1001-5280
43-1110/S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内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77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