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P-F方法可以直观而精确地提供软件过程的复用机制.软件过程的复用问题如同软件本身的复用性,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为了抽象过程复用机制,P-F方法使用3层复用结构:过程模板、模式和元模式.过程模板代表由P-F方法描述的部分过程的可复用类.模式是模板的拓扑结构.最底层是元模式,代表最基本的模式,也是建成良结构过程/模板/模式的基本材料.利用元模式来构造软件过程可以避免病态的软件过程,并可以改进软件过程管理.形式化地定义了可复用结构部件间的操作.这些操作帮助实现软件过程的定义、复用或集成.软件过程的可复用特性在许多方面增强了P-F方法的优点:便于不同管理层次的交流;满足当前快速变化环境的变动要求;提供创建、分析、执行、控制、委任过程责任以及便于记录文档资料的工具.P-F方法的抽象特性,便于构造针对一般过程的、由P-F引擎驱动的P-F虚拟机或P-F计算机器.实验系统正在进行中.
推荐文章
P-F模型的过程复用机制及工具
P-F模型
软件过程
复用
模板
模式
元模式
基于软件复用的领域分析和建模研究
软件复用
构件
领域分析
领域开发模型
P-F引擎的设计和实现
P-F方法
Petri
引擎
建模
仿真
P-F方法在工作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P-F方法
P-F引擎
工作流
Petri
概念模型
复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 P-F方法的软件过程建模的复用性
来源期刊 软件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软件过程 Petri网 可复用性 模板 模式 元模式
年,卷(期) 200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8-126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311
字数 494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之英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0 27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件过程
Petri网
可复用性
模板
模式
元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软件学报
月刊
1000-9825
11-2560/TP
16开
北京8718信箱
82-36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20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263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