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流化床反应器内发生气固反应时的传热机理,认为气固间的传热面积包括两部分,即气泡内所含颗粒的表面积与气泡和泡晕间的有效传热面积,据此首次导出了气固传热面积模型   A=u0-umf22.26db0.5-umf[4.5umfρgCpgdb+5.85(λgρgCpg)0.5g0.25db1.25]LmSα 将该模型应用于半间歇的裂化催化剂烧炭再生过程,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模型预测是可靠的。
推荐文章
流化床化学反应器的气固两相模型计算与结果讨论
流化床
两相模型
化学反应器
PF-PF模型
微波加热喷动流化床冶金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微波加热
喷动流化床
气-固相反应
冶金反应器
流化床-气流床耦合反应器中煤气化特性
煤气化
耦合反应器
反应器网络模型
碳转化率
串行流化床内气固流动控制
串行流化床
流化速度
气体串混
颗粒循环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化床反应器气固传热面积模型
来源期刊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流化床反应器 气固传热 面积模型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032.41
字数 26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7631.2001.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 147 1604 21.0 33.0
2 程振民 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 87 623 15.0 20.0
3 燕青芝 平顶山师专化学系 4 30 3.0 4.0
4 于丰东 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反应工程研究所 6 33 4.0 5.0
5 李灵芝 平顶山师专化学系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化床反应器
气固传热
面积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双月刊
1001-7631
33-1087/TQ
16开
杭州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工系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9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