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油溶释放气是济阳蚴陷中浅层天然气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溶解相态是济阳蚴陷天然气初次运移的主要相态,并从油和地下水溶解天然气模型出发,首次定量地确定了济阳蚴陷油溶释放气的起始脱气深度,分析了天然气的赋存状态,建立了济阳蚴陷油溶释放气的脱气模式:不同洼陷起始脱气深度略有差异,一般在1700-2000m之间,平均1900m,埋藏深度小于起始脱气深度,是气藏气存在的主要区域.在起始脱气深度至1200m之间,以气顶气和夹层气藏为主;深度小于1200m,以纯气层气藏为主;在3900m至起始脱气深度之间,天然气在油中处于欠饱和状态,以溶解气的赋存形式为主;深度大于3900m,烃源岩开始进入游离气生成阶段,可形成深层原生气藏.另外,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饱和程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预测了济阳坳陷天然气的有利含气区带.
推荐文章
应用统计法预测济阳坳陷生物气资源量
济阳坳陷
生物气
资源量预测
统计法
分形
翁氏旋回
济阳坳陷CO2气藏勘探有利区带分析
CO2气藏
火成岩
断裂
济阳坳陷
济阳坳陷区页岩气资源储存可能性浅析
页岩气
可能性
济阳坳陷
济阳坳陷中浅层气溶脱机制及成藏规律
中浅层气藏
温压场
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济阳坳陷油溶气的释放规律与有利含气区带预测
来源期刊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天然气 溶解气驱 济阳蚴陷 渤海湾地区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国内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4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177.2001.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燕 2 7 1.0 2.0
2 穆星 4 75 3.0 4.0
3 姜慧超 1 7 1.0 1.0
4 李耀华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29)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气
溶解气驱
济阳蚴陷
渤海湾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季刊
1673-3177
51-1159/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2号石油科技大厦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534
论文1v1指导